您当前的位置: 学子心语内容页

Join Yuanhang, Study Abroad!

台北再留一日给我

姓名:张文

年份:2017年

学校:台湾大学

项目类别:交换项目

 

与台湾的五个月交手,终于只剩下十余日可供回眸。初见时的失落、课堂上的感叹、游玩时的疯狂、耶诞诚的震撼,此时只剩下恋恋不舍。是终日奔波的旅人,终于在台北这座城市体会到休憩与安乐,只想让台北再留一日给我。

一、初见

今年是我从北航毕业的最后一年,在小伙伴们纷纷忙碌于国考、毕业论文、找工作时,我选择来到台湾交换,现在都在怀疑当时的自己是如何下定的决心。初到台湾,它是让我感到失望的。大概是习惯了北京的方便繁华,而台北极目之处到处透露出古旧、低矮。不习惯这里的店铺中午12点前都不开门,不习惯这里的快递三四天都到不了,不习惯这里出门必须带一堆零钱,不习惯街头呼啸而过的机车,不习惯奶茶少糖仍然甜的腻口。而加入新的班级、结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却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各种对大陆的偏见,一起来交换的朋友也在微信群里对“绿色”课堂的不满。正在当时,又在台大操场发生了“中国新歌声”事件,在有心人的渲染下,台陆矛盾在学生之间一时被激化至顶峰。与台湾的初相见,充满了波折和不美好。

台北街头

二、再回首

从刚来时的动荡里抽身而出,日日漫步于台大的耶林树影、欧式建筑群中,我对台湾、对台大的认识也渐渐发生变化。

最触动我的是课堂上的体验。台大的老师、助教对于课堂、每一位同学都非常的关注和体贴,老师欢迎每一位学生不管是选还是没有选课发送邮件提出问题。我最爱的日文公选课上,老师从第二节课就能几乎叫出所有同学的名字,每次提问都非常亲切的叫我“张桑”。布置作业的类型也非常多样,大多数都是在户外拍小视频的形式。对于每次上交的作业,老师都会看还会贴心的留下评语。通过各种互动,把课堂气氛炒的非常活泼,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要认真听讲。在专业课上,老师也能比较自主的安排课堂内容,比如民法总则的课程,老师没有按照传统的顺序从主体、客体一步一步讲,而是将最重要但是往往因为课堂时间讲不完的核心内容——法律行为放在最开始讲,让我觉得很新奇。助教也不仅仅是辅助老师的教学,而是会主动的安排课辅,讲授习题和带领我们整理课堂知识。台大的课程设置也非常丰富,除了常规课程,还有在学期中的一到两个周集中上课的密集课程,有些是请外聘的专家学者授课,有些是在森林里授课,还有的是到当地进行实地体验。

同班的同学,有些来自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美国,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在这些跨区域的交流中形成的开放眼光和胸怀。不得不提的是,台湾的人在与人交往时都非常的客气和礼貌,老师对同学、同学对同学、店员对顾客都是“谢谢”“不好意思”常挂嘴边,递东西的时候都双手奉上,这似乎已经成为他们的行为习惯。但同时,台湾的同学又是活泼和开放的,他们不吝于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不管这些想法是多么的稀奇古怪,台大都会包容和允许。他们会经常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在咖啡馆举办的小型读书会、素食会、祷告会、设计展览、性文化展览等等。也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比如精灵宝可梦研究社、鸡尾酒社、塔罗牌研究社、日本麻雀研究社等等。在这里生活的我也渐渐被他们感染,学着去创新、去挑战、去接受新鲜事物。

 

台大图书馆前与交换同学的合影

 

三、风景这边独好

台湾虽然建筑普遍低矮,但也成就了它碧海蓝天白云灰墙这般简单质朴的美好。在淡水河畔的夕阳下漫步、在九份的阿妹茶楼里喝盏茶、踩过花莲七星潭边的砾石沙滩、泡着绿岛的朝日温泉看日出....沉醉在台湾的美景里,不禁觉得心境悠然,想要放下一切,去赴一场黑山绿水的约。

淡水河畔

 

漫步于轻快的时光里,离别的钟声已经敲响。即将毕业的我,将来到台大的这半年交换生涯,当作我学生时代最后一次的疯狂、最独一无二的回忆。在最靠近故乡的这片土地上,我感受到了与大陆不同的、文化融合的冲击,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体会着人与人之间单纯亲切的交往方式,在这慢节奏却从不缺少创新创造火花的地方,寻找奋斗的初心。希望离别的脚步再慢一点,台北再留一夜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