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学子心语内容页

Join Yuanhang, Study Abroad!

遇见慕尼黑

姓名:丁惠泽

年份:2016年

学校:慕尼黑工业大学

项目类别:交换项目

 

距离交换结束已经整整一年了,时间非但没有抹去关于慕尼黑的记忆,反而让许多细节反复无常地浮现在脑海中,愈发清晰,愈发生动。如同一杯岁月陈酿,历久弥香。这段经历对于我们一行七人,想必都是意义非凡的吧。

百度上说,慕尼黑是德国第三大城市,这里有著名的宝马和西门子等企业、有风景秀丽的新天鹅堡、有无处不在的啤酒、有德国最好的足球俱乐部拜仁慕尼黑,当然,也德国TU9联盟之一的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工大的计算机、电子信息、机械等专业名列世界前茅,并且学校重视实践,和众多德企都有直接合作,实习就业机会非常多。真的有小伙伴在一门课结课后收到了前往宝马实习的邀请~

TUM有两个校区,主校区靠近市中心,Garching校区则是在郊区,相当于慕尼黑的沙河。主校区充斥着浓厚的古典氛围,拥有典型的欧式建筑,并且毗邻慕尼黑新老美术馆,下课后可以花上几欧元感受一番艺术的洗礼。Garching校区则更加新潮与现代化,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我所在的机械学院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迎新大会,教学楼摇身一变成巨型酒吧,大家啃着披萨、挥舞着酒杯、跟随DJ在走廊里摇摆。酒吧文化已经深入德国年轻人的灵魂,一杯黑啤便可以畅聊两小时。活动持续到深夜三点,政府甚至为此单独开设一班夜间地铁,载着头晕目眩的孩子们回家。

 

  

课程有三大形式。一是和我们平常上课一样的大教室集中授课;二是研讨会形式,在小课堂里讨论交流展示。第三种是实践课,这种课的上课地点可能在机房、可能在重点科研机构的实验室,甚至可能是在中子反应堆实验基地。实践课最后都要求分组完成项目,大家一起讨论,一起通宵,最后发展成革命友谊。同一个世界,同样的大学生,到了考期,图书馆门前也会排起长队,馆内更是一座难寻。如果想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平时的努力非常重要。课堂上老师比较注重与学生交流,提问与回答会占据大部分时间。运气好,老师还会带来自己做的饼干给我们品尝~

 

 

与国内不同,慕尼黑的学生学生宿舍由Studentenwerk统一管理,遍布在城市各个角落,坐半个小时地铁上下学都是日常(地铁上的大部分年轻人都在看书)。一学期很长,足以看着地铁窗外的景色从绿色变为黄色,再变成白色。一学期又很短,精心装扮的宿舍还没呆够便要匆匆告别。我住在学生城,拥有自己的卫生间、厨房、卧室和一群乐于助人的邻居。每一层都有一个公共活动室,从这里飘出的香气回荡在一整层的走廊中,可以揪着鼻子猜出今天是披萨,还是意面?后来的后来,就被西红柿炒鸡蛋的味道统治了。独居的日子往往有着手忙脚乱的开始,和安之若素的结束。陆陆续续经历过半夜发烧、房间漏水等意外,常常面对一片狼藉手足无措。但就像偶尔会被吃到的辣椒籽呛到,却依然放不下对水煮牛肉的热爱,生活正因这些不期而至的波折而活色生香。六个月后的我,已经能够非常淡定地处理各种棘手的琐事,也算是从自立这个学校中完满毕业了。

 

 

 

 

 

德国盛产暗黑系的食物,并且价格不菲。学校食堂是最经济实惠的地方了,不过种类可比国内少很多。在这里,可以吃到烤土豆、炸土豆、煮土豆……德国人民偏爱一种叫Brezel的咸面包,上面布满盐粒,配着白肠便是经典的巴伐利亚早餐。说到食物,简直是跨越种族和地域的、能够缔结伟大友谊的和平使者。凭借一手现学的半吊子中国菜,便可以征战整个慕尼黑的学生圈。和小伙伴们组织过中日韩友好聚餐、中意厨艺切磋、TUMLänderabend等等活动,打破了外国同学对中国食物只知饺子的认知,让他们对菠萝鸡和地三鲜等欲罢不能。这里很流行国际美食交流会,每个人带一道菜作为门票赴宴。来自各个国家的食物组成饕餮盛宴,咖喱味儿胡椒味儿混合着各种奇怪的说不上名字的香料味儿将你紧紧包裹。当然,吃得最干净的永远是中国小伙伴带来的菜。

 

 

 

 

TUM每个月都会组织国际学生的集体活动,如参观宝马、定向越野和周边城市一日游等。跟随当地学生前往纽伦堡、新天鹅堡等旅游胜地,还可以在奥林匹亚公园里滑冰、跳床。身处一群青春洋溢、活泼闹腾的年轻人中,一开始再羞涩也会被感染得活泼潇洒起来。

 

 

圣诞节是最盛大的节日之一,各式各样圣诞集市布满街头。小到机械学院门口,大到市中心的玛利亚广场。五彩缤纷的圣诞树上凝聚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售卖小商品的棚子鳞次栉比。虽然慕尼黑有漫长冬夜和严寒天气,虽然德国人看上去总是很高冷,但这个城市、以及城市里的人实则拥有温馨热忱的内里。圣诞节的城市是如此,在这里遇见的每个人也是如此。无所不能的邻居、贴心地帮我处理琐事的房东、总是笑着用德式汉语称呼我的老师、带着啤酒来上课的耐心回答我各种问题的同学们,事故频发时期组建“慕尼黑女生晚归保卫队” 的同胞们,还有一同滑雪、过元宵节、在家里包饺子的至今仍在联系的德国朋友们,他们淡漠的外表下潜藏着友好与关切,他们让我对这个停留并不太久的城市产生了浓浓的归属感。

 

 

每到周末,平时空荡荡的地铁站从下午两点便开始水泄不通,整个城市被染上鲜艳的拜仁红。那个赛季拜仁在德甲仍然所向披靡,比赛日如同节日一般。狂欢的热流搭载着U6,沿线一路蔓延到安联球场。人们举着啤酒,将队徽围在颈上、穿在身上、摇在手上。除此之外,每周都可以去塞本纳大街近距离观看训练。大部分球员对待球迷的态度可以用平易近人来形容,而俱乐部的开放政策也让这座城市拥有更接地气的足球氛围。

 

 

 

 

美国作家凯鲁亚克在其作品《在路上》中说过:“总是惊讶地发现,我不假思索地上路,因为出发的感觉太好了。世界突然充满了可能性”。每逢周末,可以去奥林匹亚公园散步,也可以去玛利亚广场等待十一点的敲钟木偶表演,还可以去阿尔卑斯山脉的末端酣畅淋漓地滑场雪。当然,地处欧洲大陆正中央的德意志,更可以快速通达至你每一个憧憬的国家。旅行只是交换生活的点缀,那些金光闪闪的时刻不用太多,却仍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丰富着你的精神世界。旅行中遇到的人,遇到的事,赐予你别开生面的课堂,教会你接纳差异,教会你处变不惊。从张开口说出第一句话开始,你就已经在触碰整个世界。

 

 

在慕尼黑的六个月,经历了种种冲突、碰撞与融合,我们体验到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思维和性格在悄然改变。每当被问到“有什么收获”,很难用三言两语或者肉眼可见的成就来描述或评判,这更像是一种长久的浸润,是埋在心里的一颗种子,值得我们用余生不停回味、反思。在此,以一张学生证,向这段独一无二的岁月致以深深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