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欧洲最著名的景点以及最标志性的(被戴了帽子的)建筑物,你可能会想到埃菲尔铁塔;
说欧洲文艺复兴时代诞生的近乎素有“世界第一名画”美誉的(和本山大叔结下不解之缘的)画作,你可能会想到蒙娜丽莎;
说能与波音试比高的世界两大知名航空公司巨头之一的(你要想上天与太阳肩并肩少不了的)飞机制造商,你可能会想到“空客”Airbus;
说红警里最牛最气派最有特色打的最远的(最喜欢用发电厂连到敌人家里虐电脑的)防御武器,你可能会想到巨炮;
……不小心跑偏了。
是的没错,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词都来自这世界上最高雅最别致最浪漫最有情怀的(最缘分这种事,谁说得准的)国度——法国。
美好的时光总是擅于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无声息的从指间流走,如沙漏中的沙子般如此细腻顺滑,无论我们如何渴望抓住哪怕一缕,它总是“无情的”顺着指间的缝隙涌出,留下的只有那令人享受的质感供我们细细回味,在以后的时间里每当谈及这段记忆时,我们总会不由自主的感叹道,“我曾经感受过那缕细沙!”

上学期交换的半年只是大学本科生涯的八分之一,但对我来说,它的意义远超于此,因为在这半年里,我学习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感受了文化,“刷新”了三观。下面就我在法国国立民航大学(下文就直接简称ENAC)一学期的交换经历谈谈自己对于本科生阶段出国交换的心得体会,由于时间、地理等因素的限制,我的一些看法与建议可能存在不准确不全面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学习
首先强调一点,大家一定要记牢,交换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和学习(而不是浪的飞起)!
英语!英语!英语!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说三遍+感叹号!为何语气如此强烈,因为在此我要特别申明一点,那就是,不要过于担心英语能力的问题。我保证刚刚绝对没有做过洗澡、游泳、聚会嗨皮之类的可能使脑子进水的事情。
小伙伴儿们可能会有疑问:出国后无论学习还是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用到英语,英语交流阅读的障碍会严重影响做事的质量与效率,英语应该是一切问题的核心啊,为何说不要过于担心自己的英语能力呢?我承认我的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有鼓励部分同学们勇敢面对自己英语薄弱事实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我自己结合交换经历得出的结论,解释有如下几点:
●上课方面,刚开始可能对于老师口音存在不适应的问题(很多法国老师说英语都带有浓浓的法国腔,体现在令人无语的单词尾音节自带下沉重音属性,例如possible 美/ˈpɑ:səbl/法/ˈpɑ:ˈsiˈbl/),但听多了就慢慢掌握了,同时课前做好预习,熟悉专业名词的意义与读音,课上再结合课本或PPT理解老师讲课内容,你会发现在老师语速低于火箭速度的情况下,听懂大体的内容要点不是问题;
●课下自学与考试方面,单词量是首要且几乎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注重专业词汇的掌握,考试无非是专业词汇和日常词汇的组合,相比于听课,这一点要容易一些,只要肯花时间就能做好;
●日常交流方面,这一点确实是我们中国学生较为薄弱的环节,但无需因此怯步,日常交流用到的基本是最基础的英语词汇以及最简单的句式结构,需要迈出的第一步是有信心敢于张嘴。
(其实,作为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我们,口语水平差距不大),即使说错或卡住同学和老师们也会理解照顾的(实在不行还有Google翻译呢是不是)。
说完英语这个“严肃沉重”的话题,接下来我就可以跟大家“吐槽吐槽”其他一些学习上的事情啦。有传闻说,外国大学课程中project比较多,我很不幸的告诉大家,这是真的。全班将近30名学生被随机(以一组不容二国为基本原则,后来我突然看到一组学生中有两位印度同学,再想想班里印度同学总人数,就理解了)分配为五至六组,几乎每一门project都会要求每一组同学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原则上字数不限(为了好看页数一般为50~+∞,报告书内图片尺寸和行间距均偏大)的报告书以及最终面对评委老师迷之微笑的答辩。
(Preparing to 狗带:)

(狗带ing:)

此外另有传闻说,歪果仁学生对于project课程都很热衷,不怎么抗拒,做起来十分流畅自然,我很高兴的告诉大家,谁说的我要找他好好谈谈人生。
在考试安排上,ENAC与国内大学有所不同,简单说就是ENAC避免了烤漆,换来了“无期”(“期”在这里指平时无考试纠缠的正常上课时期),因为各门课的考试十分均匀的分布在了整个学期,尽管是换汤不换药,不过想尝尝不同味道的汤的同学可以考虑考虑了。
“总统”老师在展现肢体语言之美:

生活
撒农药,狂吃鸡,机械键盘不停息。终安静,鼾却起,沾枕头就着唬唬滴。
每个人的生活作息规律都不尽相同,有时候互相产生干扰也是让人头疼的事情,不过都是在同一屋檐下学习生活成长起来的室友,我们还是要互相给予(父子或仙女之间的)爱的理解。除非,一个人一个宿舍。
这种12平米的宿舍有mini卫生间、mini厨房、冰箱,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张图并非我的宿舍)
当然一个人住难免有时孤单无聊,那不妨沿着走廊去隔壁宿舍(查个水表)吧。
我的宿舍楼走廊是一侧露天,每天黄昏时分向远方眺望,都会发现不一样的美。



从照片可以看出宿舍楼是位于校园内的,步行秒到(难道是曹操?)教学楼。
说是秒到,其实也归功于ENAC的校园面积,真的不大啊,不过对于经历过沙航生活的同学们来说,我觉得功能全比名义面积大应该更有用吧。
主校门(还有两个mini旋转式出入口):

中心广场(左侧二层一堆挡板处为图书馆):

教学楼间草坪:

球场小径:

此外还有健身房(免费的哟)、体育馆、三角琴房,以及
露天游泳池:

开个玩笑哈~,这是广场中心的装饰水池,不过我至今也没弄明白水池中间的两个物体是何意义。
ENAC的学生数量也很少,因此校园人口密度比较小(外交学院表示不服)。
另外值得说一说的就是学校食堂(我更愿意称它为mini自助式取食间)了,英语叫做cafeteria。我觉得再多文字也不如一张表形容的准确:

当然,也有高大上自助式取食间:

但是,这主要是为领导老师准备的,学生也可以进,只要你可以接受一顿饭10欧(接近80元人民币)的价格。
刚才介绍宿舍时可能有小伙伴儿会想,有厨房没什么卵用啊,反正我也不会做饭。看到这里,我想小伙伴儿们应该明白厨房对我们中国交换生能够成功在这一学期“保住性命”的重要意义了吧。(什么?有小伙伴儿说自己不会做饭咋办?憋慌,到那边之后你就会慢慢明白“狗急跳墙”的深刻含义了。)
说完了校园内的生活,再聊聊校外的吧。ENAC位于法国第四大城市图卢兹(说是第四大,但给我的感觉就类似于那种,全班一共仨同学,然后小明取得了全班第二名的好成绩),Airbus总部就坐落在这里。记得去年九月初来到法国的第一站就是图卢兹机场,飞机着陆时是清晨7点多,金色的太阳从天际线徐徐升起,将温暖的光线投向大地:

一下飞机心里忐忑的走向海关,向海关工作人员出示护照签证时顺便报以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顺利通过后满心欢喜的蹦出了机场,然后就。。。T2是什么鬼?(公交车是Bus,地铁是Subway或Underground或Metro,怎么想也不知道T代表啥,不过当时真想踢两脚。)
其实怪自己去之前没做好预习,Tram(有轨电车)在欧洲很常见,算日常交通工具的一种。
还好老远看到了站牌上巨大的“T”,让我们从T2图卢兹机场站出发:

拿好自己的图卢兹车票:

又倒公交(Bus)又倒地铁(Metro)可算到达了ENAC附近公交车站,看到了邻校CNES:

让我们先把行李放宿舍,首先去市中心看看吧。
图卢兹市河畔(我晚上是来过这儿的,但看到这图还是被惊到了):

(来源:知乎)
河畔上的摩天轮:

市中心街道一角:

市中心广场一处:

击水传花(因为没看见鼓)的青年们:

围坐下棋(应该是国际象棋吧,棋子看起来像中国象棋)的大爷们:

当然少不了市政厅大广场啦:

(来源:知乎)
其实我也不想套用太多知乎的图片,但:

为啥全是白帐篷啊。。。
可以看出,图卢兹绝大多数建筑物都是暗红色的,这就是其“玫瑰之城”美誉的由来。另外,由于图卢兹拥有100多年的航空航天发展史,有众多航空航天高校位于这里,再加上Airbus总部镇楼,这座城市也被赋予了另一个霸气的称号,“欧洲宇航之都”。虽然无法媲美巴黎,但看惯了北京繁华大都市后,游走在图卢兹远离喧嚣的街道上也是别有一番趣味的。
文化
除了学习外,出国交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体验异国他乡与祖国文化上的差异,这些令人眼界大开的差异不仅能使我们了解到当地文化习俗的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比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观察外国人的言谈举止、做事方式等,我们能够去思考为什么外国人会这样考虑事情,他们与我们在逻辑上的差异都有何优缺点,我们怎样才能取长补短令自己的逻辑思维更加缜密,进而学会辩证的看待每一个问题,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
文化差异体现在学习生活中的各个地方,真的是不胜枚举,如果细心观察总结,你会发现很多差异都有它的道理,并且是互相关联的。法国隶属于欧盟,因此大部分法国当地文化都可以代表整个欧洲的文化。不过有一点不符合上句话,那就是法国人懒散效率低且略带傲慢的特点。
办理当地银行卡是到达法国后急需做的第一件事(到达法国后急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下飞机吗?),一张Visa或MasterCard银行卡几乎整个欧洲通用,在申请当地电话卡时也必不可少。你会问为何急需呢?我说在中国几乎秒办的银行卡到了法国足足办了半个月。你会问为啥效率这么低呢?我说因为工作人员家里没有养狗呗。

法国人略带傲慢的性格,体现在不愿说英语。我是法语小白,跟法国人只能说英语。有一次去地铁站询问工作人员路线,那人用雅思9托福120的水准说了句,“I don't speak English.”当时我大脑除了一行字外啥都没有,“What the f**k are you speaking now?”
刚才也算是小小吐槽了一顿,不过以上所述只代表一部分法国人,大多数还是比较友好的,因此不要怕和法国人说话,但一定记住与法国人打交道要提前预留出一定时间。
法国人办事效率低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国人民生活节奏慢所致。其实欧洲很多国家都存在类似的情况。我们都知道欧洲大部分国家都是发达国家,那为何发达还会生活节奏慢?我个人认为,首先应明确是发达导致生活节奏慢,而反之是不成立的。拿法国来说,社会福利相当好,人们工作时间相对较短且基本不加班,买房买车比中国要轻松很多,人民处于一种享受生活的状态,这难免导致不思进取的思想蔓延于社会,没有了动力,生活节奏慢是自然的。

但同是发达国家的美帝由于老大的位置,压力和紧迫感都会远大于欧洲,生活节奏也不得不快。
在法国交换时正赶上十九大的召开,祖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新思想、新战略、新作为。国家综合实力发展之迅速,当时身处法国的我对这一点感触颇深。
竖立在欧洲城市的巨大华为广告牌:

在欧洲期间环游过不少国家的主要城市,在著名景点或交通要道见到华为广告牌被高高悬挂于建筑物上也不是什么令人惊奇的事了。给华为这种勇于开拓世界市场的民族企业点赞!
移动支付:

在国内几乎人人上街不带现金一个手机解决一切的时代,欧洲仍停留在刷银行卡和现金支付的状态。
网购物流:

在法国,网购并不普及,食品日用品靠每周一次坐公交车去超市采购。即使网购,送货速度平均也得5天左右。(亚马逊有一天达,但前提需要花钱开通prime会员。)
外卖上门:

想在法国(尤其是图卢兹)天天吃外卖?
对于法国这样一个发达国家,上述几点可能会令人有些不可思议,不过结合国情想一想,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了。虽然法国人民不怎么使用移动支付,但鉴于POS机的十分普及,刷银行卡也是比较快捷的;法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汽车,道路交通也不会出现北京这样的拥堵现象,再加上富裕的空闲时间,开车去超市购物也就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了;至于外卖,一个是一般赶时间才会点外卖(懒得出宿舍吃饭的,这。。。),法国人都很少加班别说赶时间了,再一个,注重劳动时间基本没有生计忧患的法国劳动人民有多少会考虑做一名骑手啊。在我们看来的不方便费时间,法国人也许并不这么认为。
看一看接下来所列的几点,你或许能体会到生活在法国以及欧洲大部分国家的人民自由生活、享受生活的特点。
高自由度养狗:

虽没有图片那么夸张,但牵着狗上公共交通是很常见的现象。尤其在西班牙,路上牵着大型犬散步的人十分多见。
快捷与人性化的公共交通:

大部分欧洲城市的地铁以及电车门上都安装有开关门按钮,即使车门已关闭,只要车不启动,轻轻一按便可打开车门;

公交车内装有多个下车按钮,记得到站前按一下(否则如果没有人按的同时又没人在车站等候准备上车,司机会直接开向下一站);

路口信号灯柱子上常有这种按钮,过马路前也要记得按一下,否则你会发现对面
的行人信号灯始终是红的。
如此一来,交通根据乘客与行人需要运行,大大提升了出行效率。(注:上述不适用于北京。)
环境优美:


欧洲的环境非常宜人,除非阴天,否则天空几乎不会出现“万里一色”的情况。
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

你会在欧洲大城市的海滩、广场、公园等人群聚集的地方看到这些海鸟,它们时而在地面上游走,时而腾空而起展翅飞翔,场面极为壮观。

散步或休息的人群常会给它们扔一些食物,如果把吃的放在胳膊上,说不定你会被这群调皮的海鸟“围殴”呢!
音乐氛围浓厚:

欧洲很多机场火车站都会在旅客休息区放有一架钢琴供爱好者弹奏,为无聊的候车时间添加一抹音乐色彩。(上图是我即将回国前在巴黎戴高乐机场候机区。)
法国的女士们很会打扮自己:

各年龄段的女士对自己的外表装束都非常讲究,也许在她们眼里不打扮才不正常。
(春季学期的景色非常美丽,这时进行交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哦。)
说了这么多,相信每个小伙伴儿对法国对欧洲都有了自己的认识,但百闻不如一见,还有更多的欧洲文化特色(比如吃)等着大家前去探索,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学习、收获与成长的过程。祝每个小伙伴儿都能学有所成,玩有所获!让我们乘风破浪一起远航吧!
(送上铁塔一枚:)

当然作为旅游爱好者一学期的交换我也没少到(lang)处(de)游(fei)学(qi),放上几张旅游过程中拍的照片作为结尾,大家不妨看看能认出几个国家的城市。







(文章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