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去一个全新的环境,经历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细节,在我们回望的时候,满满的都是回忆。
初到台湾
飞机脱离大陆的土地,经过我生活过的土地,飞过蔚蓝的大海,当第一眼看见台湾的边缘的时候,心中一份窃喜,又有几分莫名的紧张,我知道,我即将在这裡,度过人生第一次的交换生活。当飞机完全飞至台湾上空时,当经过大片毗连的水稻地的时候,来自北方的我第一次亲眼看见了水稻,兴奋极了。没过多久,飞机落地,天已经快要黑了,经过海关的时候,不知道为何我的指纹刷了三次都是失败了,心裡十分着急,这时工作人员细心而又耐心的告诉我,可能是由于手上有细微的汗,我擦了擦再刷了一下,果然好了。出来之后顺利找陆联会的接机人员,办理了手机卡之后,没过多久就坐上接机大巴来到博爱,下车之后,初春的风有点冷,不过感觉还是比较习惯,唯一的疑惑就是本来以为到了台湾之后第一感觉到的就是阵阵的热浪,以为新竹的气温很接近广州,没想到倒是和北京的气温有点相像。办理完住宿事宜,到了宿舍,认识了来自越南的正在读研究生的肯,以及一起来交大交换的两位陆生。

之后的几天就是办理各种校园注册事务,熟悉校园环境,现在还记得交大给我的第一印象十分的好,除了没见过的热带植物带给我的好奇,整个校园的规划感觉特别的舒服,到处都是绿树成荫,空气也是十分的好(作为北京学子的我很敏感地察觉到这一点),见惯了我们学校那种方方正正的建筑规划,走在交大的校园当中,很多的路并不是一定和建筑物平行或者垂直,建筑物之间也是这样,大部分建筑都是循着地势而建,由于交大本身就是在山上,很多路都是十分的陡,走起来别有一番情调。
我觉得在台湾办理事务的人都十分的敬业,而且十分的有耐心,再加上由于语调的独特性,给人一种特殊的温柔感。不论是当我在校园裡还是买饭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店员都很有礼貌。其实我自认为适应能力不佳,刚来的时候心情有时很低落,但是当我去买饭,去问路,去和不认识的人交谈的时候,来自对方真诚的回复带给我内心温暖,整个人顿时心情大好,内心也是暗示自己,不要再愁苦了,出门在外锻炼自己就应该战斗力满满,自信心爆棚。这也算是台湾带给我的一个小小的契机吧。
在交大的学习
交换,当然以学习为重。虽然在来交大之前通过选课的网站看了一些有关课程的信息,我一直关注的是怎样选课尽可能的能够回到大陆时将学分转换,可是来了交大之后,发现很多课程有很大的冲突(所以告诫之后打算来交换的同学一定要确定好课程再做决定,一定要!),而且有的课程在本学期不开,所以最后索性不去管那些所谓的学分转换,顺着自己的兴趣选课,最后选了AI、MATLAB、经济学概论、网球,以及在清大的一门课——电脑网路概论。
上了一周课之后,感觉总体而言交大的教学风格和我在大陆的学习——北航很是相像,对于那种人数特别多的课程,比如,AI,老师当然不会照顾到每个人,所以上课提问会比较少,大家就只是在听老师讲课,互动会比较少,如果是那种人数比较多的课程,比如,经济学概论,互动会比较多。学风也差不太多,大部分人都在认真听讲,,总体学习氛围还是蛮好的。
在交大学习,当然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学术术语和大陆的差异性,比如“服务器”与“伺服器”,“信息”和“资讯”,“内存”和“记忆体”等等,刚开始看书的难免有点不习惯,不过过了适应期之后就好多了。还有就是繁体字,在交换到台湾之前,我就开始学习繁体字,比如在阅读电子小说的时候将字体切换为繁体字,所以到了之后感觉阅读上基本不成问题。
这一学期下来,我觉得收获最大的课就是AI了。这门课程是人工智慧的导论课,研究的什么样的行为是智慧,以及如何去实现,上课内容偏向于理论,最好玩的当属Project作业了,编写程式控制小精灵来进行游戏,教会小精灵怎么样聪明地面对周围的环境并作出反应,如何获得高分。由于需要分组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了5位台生,我们作为一个团队共同研发聪明的小精灵XD,团队组长也是尽心尽力,为了Project的进度组织很多次的例会。在例会中,每个人都是比较认真地参与其中,每个人都会分享自己的Code,讲出其中独特的想法。在团队的努力下,Project的分数也是相当的不错。

当然少不了玩
还记得刚来的时候,我们前几天都在办理各种入学事务,比较忙,一有闲暇,我们就在微信群里讨论去哪裡玩!当时天气特别冷,所以大家都想着去去一个比较暖和的地区,最后就选了去台南。
我们当时一行人看完梅竹赛的开幕式后,第二天就出发了,所以梅竹赛全部错过(略有遗憾)。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梅竹赛。梅竹赛是清华大学(和交大紧邻)和交通大学之间的学生体育竞赛,包含很多项目,不如棒球,网球,篮球,田径等,为期3天,这个形式是仿照剑桥和牛津大学的体育比赛而设立的。平时,每天清晨、下午会看到很多人在校内跑步,而且,每次晚上9点之后我经过田径场的时候还有人在运动,旁边还有很多人在打球,总之交大的运动风气特别特别浓厚!!!
接着说当时去台南,当时一下高铁,外面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和新竹的春雨加冷风天气真的是天差地别,心情大好。这裡不得不提一下台湾的火车,很多地方的火车站十分的简朴,只有一个检票员,进出的人也特别少,感觉非常的悠閒,很有生活和文艺气息。在台南,逛了奇美博物馆,(这个是一个私人博物馆,展品有凋塑,化石,乐器,油画,机械等,蛮有趣的),在台南住的是轻旅,气氛很不错,掌柜的木质工作台,自助的早餐,店家设计的明信片,现在想起来真的回忆满满。还逛了夜市,包括之后去过的逢甲夜市、士林夜市。都很繁华,各种新奇或古早的小吃,逛夜市真的是让人逛花了眼,夜市,台湾的一大特色!尝过台南的美食,逛过台南曲折幽深的小巷子,之后去了小琉球。去一个小岛感觉又是有另一番的趣味,环岛骑行,吃海鲜,看萤火虫,浮潜,和同道的同学在星空下谈笑风生,谈对台湾的印象,谈这裡民众的可爱,谈两岸文化的共同以及些许的差异,很久没有这样撒开了心欢乐过。
之后,週末去台北比较多,台北,更偏向于都市生活,有时候过去是逛和吃,有时是参加书展和其他活动。我是第一参加书展,感觉氛围相当不错,现场有作者签售,有作者作报告,也有小沙龙,还有很过来自世界各地的出版社。还有,北投的温泉,淡江周围的几座美丽的大学,淡江大学、真理大学。再之后就是春假的台东-绿岛-花莲之旅了,以及陆联会组织的花莲文化之旅,感觉都还不错,玩的挺开心。
那些可爱的人
这次来台湾,认识了很多人。
网球课老师,每次上课点名总会开很多玩笑,选这门课的陆生都没有网球基础,每次打墙练习,老师总是对我们关照有加。中途休息的时候,老师比较喜欢和我聊天,比较轻松,会聊到台湾与大陆现在的情况,也会聊到台湾的经济,台湾的文化,当然更多时候是讨论台湾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有哪些美食... 太多太多。
还有就是社团的同学,当时参加青年领袖社办的“密室逃脱”游戏,之后就加入了社团,平时大家都喜欢在中午的时候买好饭,一起有说有笑,他们对大陆的事情感兴趣,我对台湾的事情感兴趣,很多时候都会相互询问探讨。说来自己还是挺幸运的,刚好赶上了交大120周年校庆,每个社团都会布置小摊,我参加的社团在当天主要是卖吃的,有卖绿豆汤、爆米花、炒板条,爆米花一半都是我做的,当然也少不了帮忙叫卖吆喝。之后社团还组织过去北埔老街,学客家话,尝客家特产。在社团中,由于人比较多,会分家族,我们的家族长,对我关爱有加,平时我有事情,她都会热心的帮我解决,很有耐心。真的很感谢她。
最后的最后
Time flies. 三个月,18周,130天,玩过、学过、精彩过,却不能抵挡时间的转瞬即逝。别离之际,我只想说这次去交大交换收获了很多,学到了知识,也学到了怎么好好的玩,体会了台湾很多地方的民俗风情。也慢慢体会到了人生是一个永不止息的旅途,在行进的路上,两岸风景甚好,我们不需要全部投入于风景而脱离人生的主线,但是至少应该赏一赏,脚步不要太快,太急功近利,虽然我们当下的压力很大,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去让自己的生活多元化,单调和急躁很容易使奋斗的源泉干涸。感慨颇多,皆是纸上之谈,付诸行动,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