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在卧龙岗

姓名:李文哲年份:2016年学校:卧龙岗大学项目类别:交换项目

半年前的一个清爽的早晨,告别了北国的寒冬,我第一次踏上南半球的澳洲,第一次在飞机上看见悉尼歌剧院,第一次来到了这个叫做卧龙岗的海滨小镇,来到卧龙岗大学。对我来说这是人生中的一次全新的尝试,第一次自己办签证,自己准备语言,自己办理一切流程,自己坐上飞机,自己租房子,自己面对一个全然未知的国度和一段全新的经历。

正如跨文化交流课程中讲的那样,初到一个国家,心里有的满是激动,因为一切都似乎那么不一样。第一次在零售店购买牛奶,第一次询问通往教室的路,渐渐地我开始适应这里的生活。可是要想融入这样的社会,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我开始遇到困难。谈话不超过三句,被他人误解,不小心违反规则,课业繁杂而难懂,似乎一切都与美丽的自然风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许就是那个感到抵触的阶段吧。

出国学习以来,我最大的感悟大概就发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阶段。当我开始放开自己,加入学校的排球社团,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通过一起锻炼,一起玩耍,我渐渐感受到了敞开心扉真的比熟练应用语言更重要。总结为一句话,Do not judge, everything is better than you think。从那以后,我发现我变得愿意与外国朋友交流了,渐渐地我在社交网络上有了大约50个常联系的朋友,我们分享着不同的生活体验,交流各自文化背后的故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记得有一句话说当你说了另一种语言,你就进入了另一种人格。这句话或许很有道理,当我们尝试用另一种思维方式思考时,其表现出的语言也会有另外一种文化的印记。抛开语言,我所学到的是敞开心扉,尊重和敢于去做的勇气。

谈到在这里的学习生活,我尽量多的选择了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学校每学期最多选择32学分的课程,我选择了5门6学分的课程,这在当地人看来十分疯狂。他们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是交换生,为什么让自己那么累。我对这个问题的想法是,为了让自己对得起青春岁月吧。自己挖的坑,跪着也要填完。在考试周,我的情怀就全然变成了无尽的讲义和实验报告,其中有一门课平时的作业量已经超过了我本科毕业设计的两倍,然而只占评价的四成。在最终战胜这门课程后,我觉得收获颇丰,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为了攻克这门课程,我会认真的提前预习,加班加点去实验室仿真,而且抓紧一切机会与其他同学和助教交流。这门课程有一项小组项目,也成为了我第一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同做科研的宝贵经历,他们身上确实有很多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总结一些有关学习,我觉得计划,谦虚,勤奋是我最大的收获。

有太多的事情要总结,有太多的故事想分享。在这里也给未来要交换的小伙伴们提点建议。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尽量多和外国朋友多接触,收获会更多。如果有能力,尽量让自己的生活充实,尽量多尝试新鲜事物。祝愿每位同学都能有所收获!

姓名 李文哲 年份 2016年
学校 卧龙岗大学 项目类别 交换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