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学子心语内容页

Join Yuanhang, Study Abroad!

英伦后记

姓名:任政 等

年份:2016年

学校:伦敦国王学院

项目类别:交流项目

2016年7月17日至8月6日,北航派出11名学生参加KCL暑期学校(二期)。这是一支多学科交叉队伍——他们来自我校的动力学院、经管学院、数学学院、生物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可靠性学院、宇航学院。同学们来到地处泰晤士河畔的国王学院,在Big Ben悠扬的钟声中开启了奇妙的暑期交流。丰富的课程设置、多彩的活动安排,三周时间虽短暂却精彩非凡,这段时光也成为二期小分队每位队员心中的的珍藏。


——

暑期学校让我相当完整地体验到西方的教育体系与日常生活,是一次极佳的学习经历。KCL在全球享有崇高声誉。作为英国金三角名校和罗素集团的重要成员,该校在生物医学领域常年位列英国前三。我选择的Healthcare & Technology课程安排充实紧凑:周一至周五全天上课+两家伦敦实地医院4次practice,最后1500字结课essay,并且是唯一要求考试Module,获益匪浅!


教授的上课风格与国内不同,非常注重与学交流,强调实际操作。比如教授讲完超声波、X-ray和核磁共振的课程后,会带我们到实验室去亲自操作,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四个校区都配有图书馆,藏书量极大而且有非常丰富的网络资源;学校在教学楼、图书馆和实验室配有学生自习室,加上先进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KEATS,可以使学习效率变得很高。      


最为触动我的是学术论文的严谨。论文的撰写需要广泛的文献阅读为依据,严格遵循学术论文格式,并严格控制学术论文的重复率,坚决杜绝剽窃行为发生。


——周峻虎 (生物学院15级本科生)   


——

我学的是健康与技术模块(Healthcare & Technology),课程安排紧凑。在一个主教室上课,同时上课地点会根据授课主题发生变化。课程内容与北航课堂较为接近,但课堂气氛和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却有较大差异。  

     

班级内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课堂气氛严谨,互动性强,老师并不完全按照课件内容讲解,而是多为发散性思维,以启发引导学生。各位同学们上课都很认真,详细记录笔记,从提出背景、研究意义、研究过程到核心突破、技术应用和技术改良等全面学习。上课时学生可随时针对问题询问老师,课堂互动性很好,这种现象在国内高校可能还不太普遍吧。    

   

此外,KCL的课程安排很注重实践,像我们生物学院,一些研究室就设置在医院里面,一些课也在医院上,讲课需要的设备(CT扫描仪、核磁共振仪)用的是医院平时使用的仪器。例如,我们参观了狄更斯的故居,到金丝雀码头感受伍尔芙当年看到的伦敦码头之景,还去了英国图书馆、伦敦博物馆体验英国文化。 

      

班上有来自内地、香港、德国、印度、意大利、美国、韩国、巴西、希腊、土耳其等多个国家的同学,大家在课堂自由融洽地交谈。三周的暑期学习让我感受到了伦敦的魅力,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座美丽的城市。


——贾颖翔 生物学院14级本科生) 

 

——

我选择的课程是Literature in the City, 也就是城市中的文学。我们在课上阅读了狄更斯、伍尔芙、叶芝、乔伊斯的作品,并结合作品内容在老师的带领下到伦敦各个地方探寻文本的痕迹,将作者对该处的描写和记述与我们的亲身体验相比较,更加深入地体会文学的魅力。    

  

例如,我们参观了狄更斯的故居,到金丝雀码头感受伍尔芙当年看到的伦敦码头之景,还去了英国图书馆、伦敦博物馆体验英国文化。班上有来自内地、香港、德国、印度、意大利、美国、韩国、巴西、希腊、土耳其等多个国家的同学,大家在课堂自由融洽地交谈。三周的暑期学习让我感受到了伦敦的魅力,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座美丽的城市。


——张欣予(可靠性学院2015级本科生) 

 

——

虽已结束暑期学校的学习,但心依旧久久不能平静。首先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机会。

 

在KCL,我感受到了严谨的治学氛围。课上,我与来着世界各地的同学一起,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KCL,课程远远不止局限在教室。我所参加的Literature and the City模块,将文本与实地探索完美结合。在课堂学习文学作品之余,我们会随老师一同前往作家笔下描写的地方,以批判的视角剖析文学作品。亦或是参观作家的故居,亲身了解作家的生平经历。     

 

而在课下,伦敦作为世界城市,其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带给我的是对英国、对世界的全新体验。总之,KCL一行,不虚此行!


——杜馨蕊(外国语学院14级本科生)

 

——

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早餐完毕,步行三十分钟来到教学楼,进行三个小时的Strategic Management的课程。  

    

从一开始教授在讲台上介绍起课程的框架与要求,在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家做完自我介绍以后,我就改变了心中对于很多暑期学校的认识。我意识到,虽然自己是经管学院的,已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可若不认真学习也是不可以的。 


首先,要流利地同来自美国、印度、香港地区的学生交流,需具备较高的英语语言水平;再者,这是不同于国内的教学模式:五天课程讲授数百页书籍,每天课下要进行数千字的课程阅读,每周与来自六个不同国家的同学组成小组进行课程展示,完成2000字全英结课论文……无论哪一项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此外,远到牛津剑桥、格林威治,近到伦敦城内的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塔桥,能淘到不少好书的FOYLES、Waterstones、查令街以及能供大家剁手的牛津街、考文特花园等地方,都是学习之余不错的去处。这座与泰晤士河相伴相生的城市也是随手一拍都是风景的宝地。 

   

——朱闻博(经管学院14级本科生) 

 

——

此次暑期学校是一次完整的西方教育与生活的全新体验,使我受益匪浅。国王学院以教学楼为单位零散地分布在市区内。先进的网上教学系统(KEATS),由教师编辑内容,学生可自行下载课件、扩展材料、作业相关要求。同学们没有辅导员和老师的监督,能够充分地提高自律能力。同时,每一栋教学楼都有图书室、自习点和讨论室,可见学校非常鼓励同学们自主学习。 

   

我选择的课程International Business,是全英西式授课,老师在讲授概念的同时引入大量实际案例并鼓励同学们踊跃表达自己的见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们共聚一堂,使用英语交流,在互动与讨论中充分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课程任务分为自主论文和小组展示:自主的学术论文不仅有硬性的字数要求,还有文献引用和论文架构等要求。其中,文献引用是最有指导意义的,因为国王学院的教授会按照国际最严格的标准进行评分的。因此我们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保证格式与引用质量。小组成员按照国别进行划分的,尽量保证不同国家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在熟悉彼此的过程中共同完成任务。   

   

另外,我们利用周末前往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感受先进大学的氛围、提高自己的修养,并在大学出版社的书店内采购心仪的英文教材和名著。尤其难忘在剑桥大学,我们追随文豪徐志摩的脚步,进入古老的学院参观,在康河上泛舟。


——黄炎锟(数学学院13级本科生)

 

——

我选修了商科International Business,对于我这个工科生来说真的是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三个星期的学习,虽然短暂但却使得我从对商科一无所知,到能够灵活利用所学理论对所选的目标公司进行了全面分析,效率还算是比较高的。 

     

英国的教学模式对于我们是一种挑战,在课堂老师会重点集中讲解理论和框架,剩下的功课便是我们自行运用理论框架对老师所给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在进行小组展示和撰写学术论文的过程中,查文献、找数据、读资料的能力都得到较大程度地提升,其中KCL的图书馆系统和KEATSs对论文写作帮助很大。


——张子箬(宇航学院14级本科生)           


——

作为“邦德迷”的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London & Film这一模块,透过电影看伦敦,在KCL的每一天都能发现伦敦的无穷魅力,使我更加热爱这座城市。  

    

带我探索电影中的魅力伦敦的是两位帅帅的老师Dr. Christopher Holliday和Mr. Alexander Sergeant。两位风趣又博学的老师为我们进行不同风格的课堂授课,甚至还会同时进行课堂讲解,这样的授课方式好像在听双簧,但在我们看来,这确实为我们呈现了别样的精彩课堂。  

 

Holliday和Alexander更喜欢聆听我们的声音,每天的课程时间安排不固定(中午上课是常有的),但课堂的自由讨论却是固定的。来自美国、瑞士、韩国、新加坡、中国等多个国家的学生共同探讨一部50年代的伦敦老片、或一部温馨的伦敦爱情片……我们共同在电影中寻找伦敦多彩的城市魅力。


两位老师还会带我们走出教室,走进伦敦博物馆、BFI library、皇家军事馆等真正在影片中出现的伦敦标志,感受伦敦文化。我彻底爱上了漫步在繁华又厚重的伦敦街头的感觉,也爱上了在世界名校中感受知识的力量。总之,这是一段难以忘怀的青春历程。


——团长 任政(人文学院15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