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学子心语内容页

Join Yuanhang, Study Abroad!

在UCL体验英式教育

姓名:侯宗岳

年份:2019年

学校: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项目类别:2019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暑期学校

伦敦大学学院是一座分散式的大学,咖啡馆和图书馆比肩而立,各学院的楼宇混杂着坐落在城市的广场和公园间,和这片街区浑然一体,那各式各样却又有一种共同之美的建筑群里,如果不是门前的牌子,你或许真的不知道,你已然到达了自己的学院。

 

 

我选择的课程是Big Data & Data Analytics,主要教授了如何使用R语言实现机器学习的基础算法,以及使用Kaggle上的数据集参与竞赛,建立模型,最后通过R Markdown撰写分析报告。和国内的编程教学不同,主讲人Lisa第一节课教授的,是如何使用Google去解决各种程序运行时遇到的bug和报错,她希望教给大家的,不是死板的知识,而是能力上的整体提升。这是一门不适宜长篇大论讲授的课程,Lisa也选择了最合适的工具,Notebook,来撰写教学文档。Lisa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材料,并真诚地向我们推荐了各类以后可能用到,或正适宜现在的软件和网站,从UCL的教师学生互动系统Moodle上上传的大量资料,简历的撰写、数据集的资源,到版本控制系统开源代码社区,再到Tex的画图代码生成,Lisa甚至为我们申请了DataCamp的免费账户用以课程中以及结束后的进一步学习。我深深感受到了她作为老师的一颗炽诚的心。  

 

 

UCL的硬件水平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十八个图书馆林立各处,你不必携带自己的电脑,仅凭学生卡和账号,便能随意租借或使用任意一台馆内的设备。在一台电脑上完工作后,也不必使用U盘带走文件,转移到另一台机器上,登陆自己的账户,会发现同样的文件通过云端很好地保存在原本的路径——这意味着这里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每一台主机上,无缝衔接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馆内的座位是分区的, 有单人间,有安静学习区,有自由讨论区,还有可以将笔记本投屏的小组活动区,每一间屋子都可以通过系统预约。在24小时开放的场馆地下,甚至有洗浴和冥想用的房间,对于想要闭关修炼的人而言,可谓是给予了十足的支持。

 

在异国的家中,我和同校的伙伴们一起探索周边的超市,在公寓的厨房里做饭,煎一煎牛排三文鱼,试一试鸡蛋卷肠等自己发明的菜式,锻炼了一番手艺。

 

 

认识了很多欧洲的朋友,意大利的Edo,西班牙的Patrick等等,我们一同学习一同讨论,通过云端共享着自己的代码、资料和经验。在这样的软硬件环境和Lisa给予的充实的教学资料中,我甚至没有了什么探索伦敦的欲求。来伦敦旅游的机会还有很多,但是在UCL体验这样的教育,可能是我的第一次机会,也是最后一次了。

 

 

但不管怎样,在三周里的周末时光,我还是出了几趟门,分别去参观了British Museum,National Gallery和The Royal Observatory Greenwich。在National Gallery,我终于看到了曾经艺术史课上,幻灯片里的油画的真容,我失语在这座美术馆里,那是真迹尽收眼底的一种难以描述的震撼,如果有时间,我想我会听着古典乐,花上一整日游荡在其中。至于皇家天文台,便是另一种开阔了。距离UCL不到五十分钟地铁的这里,有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巨大草坪铺展在山下,稍稍登高,便可将一副城市建筑的宏伟图景尽收眼底。如果你打开GPS,会发现零度经线偏移了一点点,因为美国和英国选择了不同的扁球,去计算经纬。无对无错,只是旋转跳跃,费力在线上寻找0度的游客,要小小头疼起来。本初子午线旁,工匠用海豚尾巴的形状雕成日晷,海洋,太阳,时间,用一种艺术的方式捧起一小块凝固的时间。

 

 

 

最后一晚,学校租借了一艘三层的游轮,在Erasmus号上,开始了最后的party。泰晤士河的黄昏和夜色都如浪花开在游览者的心头,对于我这样的摄影爱好者来说,只恨手中没有带上一台更好的设备

 

 

游轮从一座座桥下驶过,桥上的人们欢呼着,挥着手,我们饮下杯中的酒,拥抱彼此,用力道别。